2025-03-21
软管 - 冷却器至电池 - LHD ((拆卸和更换))
校正代码
1830020502
FRT
0.00
注意:除非本程序中另有明确规定,否则上述校正代码和 FRT 反映的是执行本程序(包括关联程序)所需的所有工作。除非明确要求,否则请勿堆叠校正代码。
注意:请参阅平均维修工时,深入了解 FRT 及其创建方式。要提供有关 FRT 值的反馈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LaborTimeFeedback@tesla.com。
注意:请参阅人员保护,确保在执行以下程序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(PPE)。
- 1080568-00-A 液体收集器
- 1135762-00-A 冷却软管维修堵头套件,Model 3
- 1065131-00-A 电池冷却液排放套件
拆卸
- 打开左前车门,降下左前车窗。
- 解锁网关。请参阅网关(解锁)。
- 在触摸屏上,点击“维护模式”下的“扳手”(位于触摸屏 UI 界面底部),点击 ,然后等待例行程序完成。
- 断开低压电池。请参阅低压电源(断开和连接)。
- 拆下前流线型护板。请参阅面板 - 流线型护板 - 前(拆卸和更换)。
- 在高压电池左前侧下方放置一个冷却液排放容器。
- 将高压电池前歧管软管卡子从车身上拆下。
-
断开高压电池歧管软管,然后堵住软管。
注如果冷却液流失量超过 1 升,则需进行真空加注。请参阅冷却系统 - 真空重新加注。
- 取走车辆下方的冷却液排放收集器。
- 将车辆降低至适宜的作业高度。
- 在车辆前部下方放置一个液体收集器。
- 拆下新鲜空气进气槽。请参阅风管 - 进气 ((拆卸和更换))。
- 拆下低压电池。请参阅16 V 锂离子电池 ((拆卸和安装))。
- 拆下将冷却器至电池软管固定到空调压缩机支架的卡子。
- 断开冷却器至电池软管传感器。
-
将冷却器至电池软管从超级歧管上断开。
注如果冷却液流失量超过 1 升,则需进行真空加注。请参阅冷却系统 - 真空重新加注。
- 在车载电脑冷却液软管连接处下方放置吸收性材料,以收集溢出的冷却液。
-
将冷却液软管从车载电脑上松开。
注如果冷却液流失量超过 1 升,则需进行真空加注。请参阅冷却系统 - 真空重新加注。
- 安装车载电脑冷却液塞。
-
将冷却器至电池软管从车辆上拆下。
注如有必要,可以轻轻移动软管,将其与周围物体分离。
安装
-
将冷却器至电池软管放置在车辆上,以备安装。
注将软管朝车辆右侧移动并向下布设到轮拱内衬区域。警告安装过程中,请勿弯折或用力拉拽软管,请按照要求缓缓转动软管。
- 拆下车载电脑冷却液软管塞。
- 将冷却液塞从车载电脑上拆下。
-
将软管安装到车载电脑冷却液入口/出口。
注执行推拉推测试,确保软管已紧固。
- 取走车载电脑冷却液软管连接点下方的吸收性材料。
-
将冷却器至电池软管连接到超级歧管。
注如果冷却液流失量超过 1 升,则需进行真空加注。请参阅冷却系统 - 真空重新加注。
- 连接冷却器至电池软管传感器。
- 安装将冷却器至电池软管固定到空调压缩机支架的卡子。
- 安装低压电池。请参阅16 V 锂离子电池 ((拆卸和安装))。
- 安装新鲜空气进气槽。请参阅风管 - 进气 ((拆卸和更换))。
- 取走放置在车辆前部下方的液体收集器。
- 将车辆完全升高,然后降下举升机,直到安全锁正确接合。
- 在高压电池左前侧下方放置一个冷却液排放容器。
-
连接高压电池歧管软管,然后堵住软管。
注如果冷却液流失量超过 1 升,则需进行真空加注。请参阅冷却系统 - 真空重新加注。
- 将高压电池前歧管软管卡子安装到车身上。
- 取走车辆下方的冷却液排放收集器。
- 安装前流线型护板。请参阅面板 - 流线型护板 - 前(拆卸和更换)。
- 执行冷却系统(部分重新加注和排放)程序。请参阅冷却系统(部分充注和排气) (Modify)。
- 连接低压电池。请参阅低压电源(断开和连接)。
- 解锁网关。请参阅网关(解锁)。
- 选择 ,然后等待例行程序完成。
-
选择
,然后等待例行程序完成。注确保车辆未处于“前进”挡,将车辆换至“前进”挡时,此例行程序将停止。测试将持续约 10 分钟。测试中,速度将在 3500-6500 RPM(怠速 = 约 1500 RPM)之间变化,启动的阀门将在串联和并联之间切换。如果速度在 7000 RPM 左右徘徊,则表示冷却液泵存在气锁状况,请再次执行真空加注。继续加注冷却液并排空空气,直至冷却液液位介于罐上的 NOM 线与 MAX 线之间。
-
检查冷却液液位,必要时加满,然后安装冷却液罐罐盖。
注确保冷却液液位处于 "Max" 线处。
- 安装高效分子空气 (HEPA) 过滤器总成。请参阅维修套件 - 高效空气分子和活性炭过滤器 ((拆卸和更换))。
- 安装后流线型护板。请参阅前备箱挡板 - 后部(拆卸和更换)。
- 将车辆驶离双柱举升机。请参阅举升车辆 - 双支撑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