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11
液力联轴节(直型) - 后驱动单元(拆卸和更换)
校正代码
40014202 2.28
注意:除非本程序中另有明确规定,否则上述校正代码和 FRT 反映的是执行本程序(包括关联程序)所需的所有工作。除非明确要求,否则请勿堆叠校正代码。
注意:请参阅平均维修工时,深入了解 FRT 及其创建方式。要提供有关 FRT 值的反馈,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ServiceManualFeedback@tesla.com。。
注意:请参阅人员保护,确保在执行以下程序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(PPE)。
- 2025-07-28: 将程序更新为部分拆下副车架。
- 2024 年 3 月 12 日:将冷却液泄漏测试步骤移动到了左侧支座安装步骤之前。
- 1135762-00-A 冷却软管维修堵头套件,Model 3
程序
-
根据免费检查确认没有异常轮胎磨损
注SC-14-00-001 标准免费检查核对单;进行免费检查时,注意任何可能表明需要进行定位的异常轮胎磨损
- 升起并支撑车辆
-
打开所有车门
注如果车辆正在断电,请锁闭后车门以防意外锁闭
- 降下所有四个车窗
-
使用 Toolbox 3 与车辆相连
注车辆连接点整合在驾驶位脚部空间盖板上,请参阅网址 https://toolbox.teslamotors.com 并建立与车辆的连接;选择右上角的连接状态图标,然后选择本地连接,连接成功后图标会变绿、车辆网关会自动解锁且 UI 界面会进入“维护模式增强版”;如有 RJ45 以太网诊断连接器可用,请直接使用 RJ45 以太网线缆进行连接;有关 Toolbox 3 本地连接的问题,请参阅网址 https://toolbox.teslamotors.com/articles/43695
-
运行“启动温度系统液体加注/排放(仅冷却液)”例行程序。 PROC_VCFRONT_X_START-THERMAL-FILL-DRAIN-COOLANTvia Toolbox: (link)via Service Mode Plus:
- Drive Inverter ➜ Front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Start Fluid Fill/Drain
- Drive Inverter ➜ Rear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Start Fluid Fill/Drain
- Drive Inverter ➜ Rear Left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Start Fluid Fill/Drain
- Drive Inverter ➜ Rear Right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Start Fluid Fill/Drain
- Drive Unit ➜ Front Drive Unit Replacement ➜ Start Coolant Fill/Drain
- Drive Unit ➜ Rear Drive Unit Replacement ➜ Start Coolant Fill/Drain
注完成后,选择窗口右上角的“X”关闭;通过“Garage > Vitals > Thermal 选项卡 > Coolant”回路确认车辆处于串联模式;“Thermal Fluid Fill/Drain”例程的时间限制为 5 小时;5 小时后,必须重新执行此例程 -
从车上取下笔记本电脑
注请勿关闭 Toolbox 3.0,我们稍后会继续操作
- 前移 LH 前座椅
- 将 RH 前座椅向前移动
-
拆下第二排座椅座垫
注2 个锁片,2 个连接器;将锁片朝车辆左侧滑动,同时抬起长条座椅;新款车型的长条座椅两侧均有连接器,而旧款车型的长条座椅一侧带 2 个连接器
-
打开前备箱盖
注点击触摸屏上的“打开”按钮以松开闩锁,手动抬起锁盖
-
拆卸后挡板
注12 个卡子;存放时,仅允许将后挡板可见面朝上
-
拆卸驾驶室上部进气槽总成
注3 个卡子;有些配置可能有 4 个卡子
-
通过中央显示器关闭车辆电源
注操作如下:Controls > Safety > Power Off;在警告对话框中选择“关闭电源”按钮
-
断开 12V 负极端子
注1 个螺母,10 毫米,6 Nm;确保车辆处于驻车挡,温度控制系统关闭,断开 12V 电池之前车辆未充电
-
拆下高压电池仓 12V 盖
注1 个盖帽
-
断开高压控制器逻辑连接器,然后安装逻辑盖
注1 个连接器,1 个盖子;松开锁片,然后向下推动把手以松开连接器
- 取出口袋中的所有物品并确保未佩戴金属饰品
-
检查高压绝缘手套
注使用前检查手套是否损坏,请参阅服务文档 TN-15-92-003,了解有关检查高压手套的信息。https://service.teslamotors.com/documents?model=&keys=TN-15-92-003&vehicle_system=&sort_by=field_date_submitted&sort_order=DESC
-
佩戴高压绝缘手套和皮质外手套
注使用高压防割绝缘手套或高压绝缘手套和皮质外手套。
-
松开高压电池仓探针盖
注2 个五角螺栓,EP10,6 Nm;拆下紧固件后弃用
- 将高压电池仓探针盖从高压电池仓盖板上拆下
-
确认无高压
注操作高压部件时,务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(高压绝缘手套、护目镜),测量 B+ 至接地、B- 至接地、B+ 至 B- 的电压;如果电压大于 10V,则说明电池组触点开关未断开或熔焊;停止作业并联系维修工程部
-
检查高压电池仓探针盖垫片,然后将其放置在高压电池仓盖板上
注确保没有损坏;密封件可重复使用
-
将高压电池仓探针盖安装到高压电池仓盖板上
注2 个五角螺栓,E10,6 Nm;安装新紧固件
- 脱掉高压绝缘手套
-
拆卸左侧后轮毂中心盖
注1 个盖帽
-
松开 LH 后车轮
注5 个螺母,21 毫米,175 Nm
-
拆下右后车轮中心盖板
注1 个盖帽
-
松开右后轮毂
注5 个螺母,21 毫米,175 Nm
-
部分升起车辆,然后将举升机降落至锁止位
注将车辆设置到适宜的作业高度;务必在听到两侧的锁发出清晰的锁止声之后再降下,否则车辆可能会发生侧倾
-
拆下 LH 后车轮
注5 个螺母,21 毫米,175 Nm
-
拆下右后轮毂
注5 个螺母,21 毫米,175 Nm
-
完全升起车辆,然后将举升机降低至锁止位
注将车辆置于适宜的作业高度;务必在听到两侧清晰的锁止声后再降下,否则车辆可能会发生侧倾;确认车门周围无任何物体
-
拆下 LH 后悬架护罩
注1 个螺栓,10 毫米,6 Nm,2 个锁片
-
拆下右后悬架护罩
注1 个螺栓,10 毫米,6 Nm,2 个锁片
-
拆卸中间流线型护板
注13 个螺栓,10 毫米,5 Nm
-
拆下固定 LH 后轮内衬的下部夹子
注3 个推拉式卡子
-
拆下固定 RH 后轮内衬的下部夹子
注3 个推拉式卡子
-
拆卸将后扩散器固定到车身的螺栓
注6 个螺栓,10 毫米,4 Nm,2 个紧固件盖板
-
拆卸将后扩散器固定到后饰板总成的外侧螺栓
注4 个螺栓,10 毫米,3 Nm
-
拆卸将后下方饰板固定到后饰板扩散器的螺栓
注2 个螺栓,10 毫米,3 Nm
-
松开将后扩散器固定到后饰板的锁片,然后从车辆上拆下
注10 个锁片;从一侧开始依次松开这些锁片
-
断开 RH 侧 12V 副框架线束连接器
注1 个连接器,松开锁片
-
从车身上拆下 RH 侧 12V 副框架线束夹
注1 个筒形夹
-
断开左侧 12V 副车架线束连接器
注1 个连接器
-
将左侧 12V 副车架线束夹从车身上拆下
注1 个筒形夹
-
拆卸将后驱动单元接地带固定到车辆的螺母
注1 个螺母,10 毫米,10 Nm;位于左后轮罩区域
-
拆下将 LH 后平衡杆末端连杆固定到平衡杆的螺母
注1 个自锁螺母,15 毫米,55 Nm;松开螺母,然后用 5 毫米六角扳手反向固定球头;拆下后弃用
-
从 LH 后端连杆上拆下平衡杆
注为得到拆卸末端连杆所需的正确角度,可能需要将平衡杆向上/向下移动
-
拆下将右后平衡杆末端连杆固定到平衡杆的螺母
注1 个自锁螺母,15 毫米,55 Nm;松开螺母,然后用 5 毫米六角扳手反向固定球头;拆下后弃用
-
将平衡杆从右后末端连杆上拆下
注为得到拆卸末端连杆所需的正确角度,可能需要将平衡杆向上/向下移动
-
拆下将后平衡杆固定到副车架的螺栓,然后拆下总成
注4 个螺纹胶螺栓,11 毫米,30 Nm;拆下后弃用
-
松开将冷却液软管固定到 LH 剪力板的夹子
注2 个树形卡扣夹
-
将左侧软管卡子从电池外壳后滑板上松开
注2 个卡子;旧款车上的卡子数量可能不同
-
从电池外壳后部滑板上松开 RH 侧软管夹
注2 个树形卡扣夹
-
松开将冷却液软管固定到右侧剪力板的卡子
注2 个树形卡扣夹
-
拆下用于固定高压电池外壳后滑板的下部螺栓
注2 个螺栓,EP10,13 Nm;较早的 VIN 可能配备更多紧固件
-
拆下用于固定高压电池外壳后部滑板的上部螺母
注1 个螺母,10 毫米,13 Nm;早期生产车辆上的紧固件数量可能会有所不同
-
拆下用于固定高压电池外壳后部滑板的上部螺栓
注4 个螺栓,13 毫米,35 Nm
- 拆下高压电池外壳后滑板
- 在车辆后部下方放置冷却液排放容器
-
从高压电池 LH 后侧断开 RDU 逆变器入口管
注1 个弹簧夹,2 个塞子;堵住高压电池和软管;如果冷却液流失量超过 1 升,则需要进行真空加注
-
从液力联轴节上断开后驱动单元变流器进口管道
注1 个弹簧夹,2 个塞子;堵住软管末端和液力联轴节
-
从后驱动单元高压电缆线束上松开后驱动单元逆变器入口管
注1 个树形头卡子
- 从副框架和驱动单元之间拆下后驱动单元逆变器入口软管
- 将冷却液排放容器从车辆下方移走
-
松开后驱动单元 (RDU) 逻辑连接器
注1 个连接器;请勿使冷却液进入此连接器;根据需要移至一旁
-
拆卸后驱动单元 12V 线束夹
注1 个夹子子
-
拆卸将后驱动单元高压电缆支架固定到后驱动单元的螺栓
注1 个螺栓,10 毫米,6 牛米
-
松开后驱动单元高压线束连接
注1 个连接器;松开锁片并向上旋转释放杆以分开连接器;请勿强行提起释放杆;确保后驱动单元接头上的对齐锁片未损坏
-
拆卸将后驱动单元高压电缆支架固定到高压电池的螺母
注1 个螺母,10 毫米,10 Nm;紧固件数量可能会有所不同
-
断开后驱动单元高压电缆与高压电池的连接
注1 个连接器;松开锁片并向上旋转释放杆以分开连接器;请勿强行提起释放杆;确保后驱动单元接头上的对齐锁片未损坏
-
从副框架和驱动单元之间拆下后驱动单元高压线束
注将高压线束从中间移出,必要时可旋转
- 将副车架举升工具放入后副车架下方的适当位置
- 将供气装置连接到副车架举升工具
-
升起副车架举升工具以支撑后副车架
注3 个系带;将系带末端的金属钩固定到副车架举升工具上的环上,拉动系带直至固定;必要时降低车辆;建议寻求他人协助
-
标记左后和右后副车架螺栓
注2 个螺栓;标记副车架的原始位置;在安装过程中重新对齐;如果需要,也可以标记副车架铸件和副车架套管在车身上的位置
-
拆下固定 LH 剪切板的小号紧固件
注2 个螺栓,13 毫米,35 Nm
-
拆下将 LH 剪力板和副框架固定到车身的大号螺栓,然后拆下剪力板
注1 个螺栓,21 毫米,130 Nm;拆下后弃用
-
拆卸右侧剪力板的小号紧固件
注2 个螺栓,13 毫米,35 Nm
-
拆下将右侧剪力板和副车架固定到车身的大号螺栓,然后拆下剪力板
注1 个螺栓,21 毫米,130 Nm;拆下后弃用
-
拆下将副框架固定到车身的 LH 后螺栓
注1 个螺栓,21 毫米,165 Nm;拆下后弃用
-
拆下将副车架固定到车身的右后螺栓
注1 个螺栓,21 毫米,165 Nm;拆下后弃用
-
部分降下后副框架和驱动单元总成
注部分降下副框架;由于多个组件仍连接在一起,降下副框架时要小心;不要让这些组件承受过大的应力;减震器和制动钳仍连接;建议降下约 3.25 英寸或 8.25 厘米
-
向前倾斜副框架固定装置
注调整动力总成举升机并将其向前倾斜,以便操作电机支座紧固件
-
用保护块撑起后驱动单元中心
注断开支座时,使用橡胶块或木块支撑后驱动单元的中心;不要损坏驱动单元
-
拆下将驱动单元固定到副框架的 LH 支座螺栓
注1 个螺栓,18 毫米,80 Nm;拆下紧固件;必要时,借助撬杆完成此操作;不要损坏驱动单元铸件
-
从副框架上松开后驱动单元接地带夹子
注1 个夹子子
-
松开逆变器至冷却器的软管夹,然后松开软管
注1 个夹子,1 个软管夹;塞住两端;松开夹子;使用长平头工具松开软管上的夹子,然后松开软管
-
拆下后驱动单元 LH 支座总成的螺栓
注3 个螺栓,E14,35 Nm 和 55 度;松开并拆下紧固件
-
从后驱动单元和副框架之间拆下 LH 支座总成
注向上移动并拆下
-
拆下将出口接头固定至歧管的螺栓
注1 个螺栓,T25, 6 Nm
- 拆下冷却液出口接头
- 安装冷却液出口接头
-
安装将出口接头固定至歧管的螺栓
注1 个螺栓,T25, 6 Nm
-
将冷却液压力测试插头适配器安装到直型液力联轴节上
注1 个弹簧夹;确保锁夹完全就位
-
将冷却液压力适配器安装到 55 度液力联轴节上
注1 个弹簧夹;确保锁夹完全就位
- 将冷却液压力测试仪固定到压力接头适配器上
-
将冷却液压力测试仪固定到压缩空气管路上
注确保调压器上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
-
将调压器设置为规定的压力值
注将压力设置为 50 psi
- 缓慢打开调压器上的阀门,使压力达到规定值
-
关闭阀门,让压力测试趋于稳定
注等待 16 秒以便压力趋于稳定;记录读数
-
执行冷却液压力泄漏测试
注再等待 12 秒,记录读数(最大差值为 0.10 psi);如果压力测试失败,检查冷却液软管,确定其是否完全就位
- 断开压缩空气管路与冷却液压力测试仪的连接
- 从冷却液压力测试仪上拆下压力接头适配器
-
从 55 度液力联轴节上拆下冷却液压力测试仪
注1 个弹簧卡子
-
从直型液力联轴节上拆下冷却液压力测试插头适配器
注1 个弹簧卡子
-
将 LH 支座总成放置在后驱动单元与副框架之间
注在驱动单元与副框架之间移动
-
安装并拧紧固定 LH 支座总成的螺栓
注3 个螺栓,E14,35 Nm 和 55 度;遵循各图片上的紧固顺序
-
安装将后驱动单元固定到副框架的 LH 螺栓
注1 个螺栓,18 毫米,80 Nm
- 从后驱动单元上拆下中间支架
-
将变流器至冷却器软管固定到变流器上
注1 个弹簧夹,2 个塞子,1 个夹子;执行推拉推测试,确保软管完全接合
-
将后驱动单元接地带卡子固定到副车架上
注1 个夹子子
-
将副框架固定装置向后倾斜至原始位置
注将副框架固定装置向后倾斜至原始位置
-
升起部分降下的副框架
注升起副车架时请务必小心,请勿损坏组件
-
安装将后副框架固定到车身的 RH 后螺栓并用手拧紧
注1 个螺栓,21 毫米,165 Nm;安装新螺栓;在后续步骤中紧固
-
安装将后副车架固定到车身的左后螺栓并手动拧紧
注1 个螺栓,21 毫米,165 Nm;安装新螺栓;在后续步骤中紧固
-
将 LH 前螺栓和剪力板安装到后副框架并用手拧紧
注1 个螺栓,21 毫米,130 Nm;安装新螺栓;在后续步骤中拧紧
-
安装将左侧剪力板固定到高压电池的螺栓并用手拧紧
注2 个螺栓,13 毫米,35 Nm
-
将 RH 前螺栓和剪力板安装到后副框架并用手拧紧
注1 个螺栓,21 毫米,130 Nm;安装新螺栓;在后续步骤中拧紧
-
安装将 RH 剪力板固定到高压电池的螺栓并用手拧紧
注2 个螺栓,13 毫米,35 Nm
-
将副车架放置到标记的位置
注根据此前的标记将副车架与车身对齐;尽可能放回原位
-
拧紧将副框架 RH 后部固定到车身的螺栓
注1 个后部螺栓,21 毫米,165 Nm;紧固后标记螺栓
-
紧固将副车架左后部固定到车身的螺栓
注1 个后部螺栓,21 毫米,165 Nm;紧固后标记螺栓
-
拧紧将副框架和 LH 剪力板固定到车身的螺栓
注1 个前螺栓,21 毫米,130 Nm;紧固后标记螺栓
-
紧固将副车架和右侧剪力板固定到车身的螺栓
注1 个前螺栓,21 毫米,130 Nm;紧固后标记螺栓
-
紧固将剪力板固定到车辆的螺栓
注4 个螺栓,13 毫米,35 Nm
-
将后副车架举升工具从车辆上降下
注确认黄色安全带已从副车架上拆下
- 将供气装置从副车架举升工具上断开
- 将副车架举升工具从车辆下方移走
-
放置后驱动单元高压线束,以便安装在副框架与驱动单元之间
注将高压线束移动到位;根据需要旋转
-
将后驱动单元高压电缆连接到高压电池
注1 个连接器;确保在固定连接器前,连接器锁与连接器呈 90 度角;一只手支撑连接器,另一只手锁定锁片。安装后,确认闩锁未损坏且完全固定在锁止位置
-
安装将后驱动单元高压电缆支架固定到高压电池的螺母
注1 个螺母,10 毫米,10 Nm;紧固件数量可能会有所不同
-
将后驱动单元高压电缆连接到后驱动单元
注1 个连接器;将高压连接器杆锁安装到后驱动单元高压电缆连接器上;将连接器与后驱动单元对齐,然后先拆下高压连接器杆锁,再完全锁定连接器;用一只手支持连接器,另一只手锁定锁片;安装后,确认闩锁未损坏且完全锁定入位
-
安装将后驱动单元高压电缆支架固定到后驱动单元的螺栓
注1 个螺栓,10 毫米,6 牛米
-
安装后驱动单元 12V 线束夹
注1 个夹子子
-
固定后驱动单元逻辑连接器
注1 个连接器;确认冷却液未进入连接器中
- 在车辆后部下方放置冷却液排放容器
-
放置后驱动单元逆变器入口软管,以便安装在副框架与驱动单元之间
注安装位置
-
将冷却液入口软管夹安装到后驱动单元
注1 个树形头卡子
-
拆下塞子并将 RDU 逆变器入口软管连接到高压电池 LH 后部
注1 个弹簧夹;进行推拉推测试,确保软管完全接合;如果冷却液流失量超过 1 升,则需要进行冷却液真空加注
-
将冷却液入口软管紧固到后驱动单元
注1 个弹簧夹;取下所有塞子(如适用);执行推拉推测试以确保软管完全就位
- 将冷却液排放容器从车辆下方移走
-
将高压电池外壳后滑板放置到高压电池上以便安装
注如有需要建议寻求协助
-
安装并手动拧紧用于固定高压电池外壳后车底护板的上部螺栓
注4 个螺栓,13 毫米,35 Nm;在后续步骤中紧固
-
安装并手动拧紧用于固定高压电池外壳后车底护板的上部螺母
注1 个螺母,10 毫米,13 Nm;在后续步骤中紧固
-
安装用于固定高压电池外壳后滑板的下部螺栓
注2 个螺栓,EP10,13 Nm;较早的 VIN 可能配备更多螺栓
-
紧固将高压电池外壳后车底护板固定到车辆的螺栓
注4 个螺栓,13 毫米,35 Nm
-
紧固用于固定高压电池外壳后车底护板的上部螺母
注1 个螺母,10 毫米,13 Nm
-
拧紧固定电池外壳后部滑板的下部螺栓
注2 个螺栓,EP10,13 Nm;较早的 VIN 可能配备更多螺栓
-
安装将冷却液软管固定到 RH 剪力板的夹子
注2 个树形卡扣夹
-
将右侧软管卡子安装到高压电池外壳后滑板
注2 个树形卡扣夹
-
将 LH 侧软管夹安装到高压电池外壳后部滑板
注2 个卡子;旧款车上的卡子数量可能不同
-
安装将冷却液软管固定到左侧剪力板的卡子
注2 个树形卡扣夹
-
将后平衡杆放置到车辆中并安装紧固件
注4 个耐落螺栓,11 毫米,30 Nm;将后平衡杆放置到车辆中;拧入紧固件并均匀用力向下拧紧;安装新的耐落螺栓
-
将 LH 后部末端连杆放置到平衡杆中
注调整末端连杆,使其与平衡杆对齐,为了获得安装末端连杆的正确角度,还可能需要向上/向下移动平衡杆
-
安装将 LH 后端连杆固定到平衡杆的螺母
注1 个自锁螺母,15 毫米,55 Nm;用 5 毫米六角扳手反向固定球头;安装新的自锁螺母;紧固后标记螺栓
-
将右后末端连杆放置到平衡杆上
注调整末端连杆,使其与平衡杆对齐,为了获得安装末端连杆的正确角度,还可能需要向上/向下移动平衡杆
-
安装将 RH 后部末端连杆固定到平衡杆的螺母
注1 个自锁螺母,15 毫米,55 Nm;用 5 毫米六角扳手反向固定球头;安装新的自锁螺母;紧固后标记螺栓
-
安装后驱动单元接地带
注1 个螺栓,10 毫米,10 Nm;如果拆卸期间发现车辆左后轮罩区域有 1 个垫圈,则请重新安装此垫圈
-
将 LH 侧 12V 副框架线束夹安装到车身上
注1 个筒形夹
-
连接 LH 侧 12V 副框架线束连接器
注1 个连接器
-
将右侧 12V 副车架线束夹安装到车身上
注1 个筒形夹
-
连接右侧 12V 副车架线束连接器
注1 个连接器
-
将后扩散器安装到车辆上,然后接合将其固定到饰板的锁片
注10 个锁片
-
安装将后扩散器固定到后饰板内侧的螺栓
注2 个螺栓,10 毫米,3 Nm
-
安装将后扩散器固定到后饰板总成的外侧螺栓
注4 个螺栓,10 毫米,3 Nm
-
在后扩散器螺栓上涂抹 Loctite 222,然后安装将后扩散器固定到车身的螺栓
注6 个螺栓,10 毫米,4 Nm,2 个紧固件盖板;新款车所用螺栓数量可能不同
-
安装用于固定左后轮毂内衬的下部卡子
注3 个推拉式卡子
-
安装用于固定右后轮毂内衬的下部卡子
注3 个推拉式卡子
-
安装中间流线型护板
注13 个螺栓,10 毫米,5 Nm;在螺栓上涂抹 Loctite 222
-
安装 LH 后悬架护罩
注1 个螺栓,10 毫米,6 Nm,2 个锁片
-
安装右后悬架护罩
注1 个螺栓,10 毫米,6 Nm,2 个锁片
-
部分降下车辆并设定至锁止位
注将举升机升离锁止位,然后固定住释放杆,使锁具在车辆降下时保持活动自如;将车辆设置到适宜的作业高度
- 拆下超级瓶瓶盖
- 将真空重新加注盖板安装到冷却液罐总成上
- 将空的冷却液容器放入前部储物区域
- 向容器中加注至少 15L 冷却液
- 将注满冷却液的容器放入前部储物区域
-
设置真空重新加注工具
注确认加注工具上的所有阀门都处于关闭位置,为便于理解,请参阅图片
-
将真空重新加注软管安装到冷却液罐上的重新加注盖板中
注执行推拉推测试以验证软管已完全安装好
-
将重新加注软管放置到已注满冷却液的容器内
注确保软管末端完全浸入冷却液
- 将溢流软管放入空容器中
-
将车间用供气装置连接到冷却液重新加注工具
注如果尚未这样做,请确认加注阀是否设置为关闭
-
打开进气阀进行抽真空,真空表趋于稳定后,关紧阀门
注真空表大致稳定在 (60-70 cmHg),阀门关闭后真空度不应下降
-
缓慢打开冷却液重新加注阀,使冷却液排放到系统中
注在整个过程中,确保加注软管的末端完全浸入
- 真空表读数为零时,关闭冷却液重新加注阀
- 将真空重新加注软管从冷却液罐上的重新加注盖上拆下
- 将重新加注工具盖从冷却液罐总成上拆下
- 将冷却液重新加注软管从冷却液容器上拆下
- 将冷却液溢流软管从冷却液容器上拆下
- 将冷却液重新加注工具从车辆上拆下
- 移走前备箱区域内的两个冷却液容器
-
拆下逻辑盖,然后连接高压控制器逻辑连接器
注1 个连接器,1 个盖子;对齐连接器,然后将把手拉至锁定位置以使连接器完全就位
-
安装高压电池仓 12V 盖
注1 个盖帽
-
连接 12V 负极端子
注1 个螺母,10 毫米,6 Nm
-
连接第二排座垫线束,然后安装第二排座椅座垫
注2 个连接器,2 个夹子;将座椅安全带卡扣插入孔中;向内滑动后座垫,然后将前导片与锁片对齐;在夹子旁推拉测试,以确保座垫完全就位
- 将左侧前座椅移回原位
- 将右侧前座椅移回原位
- 重新建立车辆与 Toolbox 3.0 的连接
-
运行“停止温度系统液体加注/排放”例行程序。 PROC_VCFRONT_X_STOP-THERMAL-FILL-DRAINvia Toolbox: (link)via Service Mode:
- Thermal ➜ Actions ➜ Stop Thermal Fill/Drain
- Thermal ➜ Coolant System ➜ Stop Coolant Fill/Drain
- Thermal ➜ Refrigerant System ➜ Stop Refrigerant Fill/Drain
- Drive Inverter ➜ Front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Stop Fluid Fill/Drain
- Drive Inverter ➜ Rear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Stop Fluid Fill/Drain
- Drive Inverter ➜ Rear Left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Stop Fluid Fill/Drain
- Drive Inverter ➜ Rear Right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Stop Fluid Fill/Drain
- Drive Unit ➜ Front Drive Unit Replacement ➜ Stop Coolant Fill/Drain
- Drive Unit ➜ Rear Drive Unit Replacement ➜ Stop Coolant Fill/Drain
注完成后,点击右上角的 "X" 关闭窗口 -
运行 "TEST_VCFRONT_X_THERMAL-COOLANT-AIR-PURGE" 例行程序。 TEST_VCFRONT_X_THERMAL-COOLANT-AIR-PURGEvia Toolbox: (link)via Service Mode:
- Thermal ➜ Actions ➜ Coolant Purge Stop or Coolant Purge Start
- Thermal ➜ Coolant System ➜ Coolant Purge Start
- Drive Inverter ➜ Front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Coolant Air Purge
- Drive Inverter ➜ Rear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Coolant Air Purge
- Drive Inverter ➜ Rear Left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Coolant Air Purge
- Drive Inverter ➜ Rear Right Drive Inverter Replacement ➜ Coolant Air Purge
- Drive Unit ➜ Front Drive Unit Replacement ➜ Coolant Air Purge
- Drive Unit ➜ Rear Drive Unit Replacement ➜ Coolant Air Purge
注确保车辆未处于行驶状态;尽管出现停止消息,但计划仍在运行;将听到冷却液泵的声音;测试持续约 10 分钟;可通过 “PT Thermal” 选项卡下的 “Garage” 监测速度;怠速 = 约 1500 RPM,测试速度将在 3500-6500 RPM 之间变化,阀门将并在串联和并联之间切换;将车辆转入行驶状态可停止此例行程序,如果速度徘徊在 7000 RPM 左右,则说明液泵存在气锁状况,请重新执行真空加注;继续添加冷却液并进行排空,直至冷却液液位介于冷却液罐上的 NOM 与 MAX 线之间;完成后,点击右上角的 "X" 关闭窗口 -
断开 Toolbox 3 与车辆的连接,取走笔记本电脑和以太网线束诊断适配器
注如果有 RJ45 以太网诊断连接器可用,则无需使用媒体转换器盒,请直接拔掉笔记本电脑或 OBDII 连接点处的 RJ45 以太网线缆即可
-
检查冷却液液位,按要求加注
注确保液位比 Max 线高 5 毫米
- 安装冷却液储液罐罐盖
-
部分升起车辆,然后将举升机降落至锁止位
注将车辆设置到适宜的作业高度;务必在听到两侧的锁发出清晰的锁止声之后再降下,否则车辆可能会发生侧倾
-
安装左后轮毂
注5 个螺母,21 毫米,175 Nm;先手动拧紧带耳螺母,然后再使用电动工具
-
安装 RH 后车轮
注5 个螺母,21 毫米,175 Nm;先手动拧紧带耳螺母,然后再使用电动工具
-
降下车辆,直至轮胎接触到地面
注将举升机升离锁止位,然后固定住释放杆,使锁具在降低车辆时保持活动自如
-
紧固右后轮毂
注5 个螺母,21 毫米,175 Nm
-
安装右后车轮中心盖
注1 个中心盖;确认徽标与气门嘴对齐
-
拧紧 LH 后车轮
注5 个螺母,21 毫米,175 Nm
-
安装左后轮毂中心盖
注1 个中心盖;确认徽标与气门嘴对齐
-
安装驾驶室上部进气槽总成
注3 个卡子;有些配置可能有 4 个卡子
-
安装后挡板
注12 个卡子
- 关闭前备箱盖
- 升起所有车窗
-
关闭所有四个车门
注关闭前需解锁后车门
-
将车辆从举升机移走
注完全降下举升架臂,然后从车辆下方移走
-
请参阅“定位要求”表,以确定是否需要 EPAS 定位检查 (EC) 或四轮定位检查 (AC)。如果已执行,请将定位检查/调整校正代码作为一项单独的工项添加到服务工单。
注https://service.tesla.com/docs/Model3/ServiceManual/en-us/GUID-FBF882A5-F87B-48A7-AC03-3AF71C2B11E5.html